公司办 巫建文
8月13日,在机关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党员踏上红色之旅——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卢德铭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作为一个萍乡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并不陌生,但从没有认真详细地了解过这段历史,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纪念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奢华的装饰,靓丽的标语,而正是在这里,受压迫的煤矿工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掀起了全国的革命运动。讲解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从1921年到1930年,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团结同志,率领劳苦大众,进行武装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历史,创立了我党领导的最早工人运动历史的丰碑。看着一件件陈列的物品和图片,我似乎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精神,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用鲜血和生命,取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让我吸收了很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下午,顶着炎炎烈日,我们一行来到了卢德铭烈士陵园进行了参观和学习。之前听说要去参观的地方是卢德铭烈士陵园,我特意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卢德铭的相关信息。卢德铭,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1919年入白花高等小学堂读书。1921年考入成都中学。此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关心时事,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军阀连年混战强烈不满……牺牲时年仅22岁。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我们走进了烈士陵园,一座威武的年轻卢德铭雕像耸立在苍松翠柏环绕之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着卢德铭烈士雕像后的文字,感觉他的一生短暂但不平凡。以前总觉得革命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只有在电视剧和电影里才能看到英勇的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看到这样的电视和电影我也只是一看而过,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当看完他光辉一生的介绍时,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贞不二,不为国民党的名利所动,毅然决定为解放中国的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
在卢德铭雕像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庄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重温入党誓词,不是为了走形式,不是为了假表决心,是为了让我们始终铭记在党旗下握拳宣读的铮铮誓言,提醒我们自己不忘入党时的初衷,让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反思自己,从心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行动上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